说实话过目不忘对于赵镇来说太简单不过了。所以平日里闲得无聊的时候,赵镇也会看一些书,虽然没有深入研究,但要说内容的话看一遍倒背如流对赵镇来说很简单。因此赵镇直接开口就询问四书五经内的内容。而贾兰虽然有些紧张,可面对赵镇绵延不绝的问询,都能够做到回答。两人这么一问一答,居然眨眼间就问出了十几个问题。此时的贾政已经惊呆了,他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。自己这个孙儿完美继承了他父亲贾珠的读书天赋,甚至青出于蓝胜于蓝。“不错,不错!”赵镇满意的点头,林如海说外戚用起来更加安心,但废物的外戚赵镇看不上。可贾兰明显不是此列,难怪会成为贾家破败之后重振贾家门楣的中兴之子。赵镇看向贾政。“岳父大人,我身为郡王名下有一些个国子监名额,而我无亲无故,也并无后代。”“今日见兰儿有这般才华,我想为其许诺一个国子监名额,让其进入其中继续研读,将来或许可以高中金榜。”此言一出全场寂静。大周国子监与历代的都不同,通常分为两种人。一种是蒙恩进入国子监,这种一般都是给朝中高官以及勋贵人家的名额。唯有京中三品以上的高官人家,才有一个国子监名额。荣国府之前的一等神威将军乃是一品贵爵,所以有一个国子监名额。而赵镇是郡王,可以有三个国子监名额。这可是比历代的国子监严苛多了,除了这种蒙恩进入国子监的,其余的学生都是各地的案首,亦或者是年轻举人。别看里面有蒙恩进入国子监的学子,但这种名额对于高官人家来说何其珍贵,他们会让蠢人进入其中吗?被选中的,必然是家里面的读书苗子,就算是没有读书本事的,也不会是纨绔子弟。因为进入其中还可以积累人脉,单单就是三品以上才有国子监名额,就可见里面的人脉关系网多么恐怖。所以众人才会这么震惊,因为就算是赵镇家中没有合适的人,可拿出去做人情也是极为不错的,赵镇居然将这个名额给了贾兰。李纨先是一愣,而后便是狂喜。她也是一个聪明的,知道如果犹豫的话鬼知道会怎么横生波折,所以立马拉住贾兰。“快,给王爷磕头。”贾兰也是反应极快,直接给赵镇磕头。“多谢王爷大恩大德。”贾母以及王夫人的脸色阴沉,虽然贾兰也是嫡亲曾孙以及孙子,可哪里比得上贾宝玉呢?赵镇刚刚才呵斥了贾宝玉,现在就立马给了贾兰国子监名额,这难保不是故意针对贾宝玉。其实赵镇真的没有想那么多,只是林如海建议他可以培养一些外戚人才,将来有助于掌控朝堂。而贾兰明显就是不错的选择,因为贾兰确实有读书的天赋。“不用多礼,日后就叫我一声姑父吧。”赵镇的话让一旁的贾探春脸色通红,两人还未成婚,按理来说这叫姑父是不符合规矩的。但赵镇的话谁敢反驳呢?当权势大到了一定程度之后,赵镇的规矩便是规矩。“是,姑父。”贾兰这孩子也是聪明,立马就改口了。李纨则是喜极而泣,得到赵镇的国子监名额,并且还改口喊了赵镇姑父,这代表着贾兰身上就打上了赵镇的印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