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目前的形势而言,占领青石关是比较容易的。因为金军正与刘二祖在泰安一带激战,莱芜和淄州兵力不多,淄州更是要面对李全的威胁。

    当然,在红巾军内部想大举进攻的将领也有,但他们只看到了金国的衰弱,便认为应该趁热打铁,继续把军事排在首位,以后再创造一个和平的恢复发展环境。

    这种想法也不能说是错误,但却考虑得不够全面,也不是孟九成所认为的最佳选择。

    战乱在山东已经持续了数年,民间凋弊,现在的根据地政府运作得相当艰难,孟九成和朱明等文官对此是心知肚明的。

    当然,官府可以增加赋税,可以借贷,来保持压倒性的军事优势,进行持续的军事进攻。

    但这势必要加重民众的负担,降低恢复重建的速度。

    虽然这样做得不太过分的话,在人心思定的情况下不会引起大的动乱。但却在毁坏官府的公信,削弱民众的支持热情,还要漠视部分灾民的生死。

    孟九成会下围棋,他用围棋中的术语来形容激进和稳妥的政策,一个是“先中后”,一个是“后中先”。

    所谓的“先中后”便是在表面上看是先手,能迫使对方不得不应,但是已方不但缺乏后续手段,反而出现一定缺陷需要补棋,却变成了后手。

    而“后中先”的意思和“先中后”恰巧相反,是下了一着棋,看似后手,但留有后续手段,最终将反后为先。

    用更通俗的话来讲呢,也可以把稳妥的办法称为“磨刀不误砍柴功”。暂时减缓攻城掠地的速度,暂时避免与金军的连续作战,把主要精力放在“修炼内功”上。

    练兵、囤粮、积聚物资、安民复垦、恢复地方……所有这些其实都是在增强实力,综合实力。

    这也就是在磨刀,缓过一段时间,兵强马壮,物资充裕,钱粮无忧,民众安居,政令通畅,向敌人杀去的刀也就锋利无比,其力不可抵挡

    所以,当战略布署已经基本确定的情况下,内政和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便愈发重要,战后的重建恢复则越来越成为主题。

    为此,孟九成虽身在穆陵关,却不断接到朱明派人送来的书信汇报,并为此投注了大量的精力和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