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淑妃是个温和善良的人,亦即是说,她即使要背地里使绊子,表面也是客客气气的,半点瞧不出恶意来。
常乐很容易便着了道。
从来没有让未嫁女帮忙协理六宫的道理,何况只是个收养的义女,狗肉抬不上席面。
景太后才刚发话,郑贤妃就撂挑子不干了,她才不要跟这种人共事——希望能借此施压,迫令太后收回成命。
无奈景太后心意已决,好像要把自己亏欠女儿的悉数填补在常乐县主身上,只是让她学着管管家,有什么不好?等嫁了人说不定连面都见不上了。
于是不管郑贤妃的抗议,愣是赐下一道口谕,让宫中奴婢恭恭敬敬听从常乐县主指挥,与四妃同等待之。
比起来,周淑妃的接受能力就高多了,她对常乐也很宽和,甚至当天就将这些年的账册搜罗起来,让悉数送去宁寿宫里——想看就看个够。
无奈账目上并没有明确标记,亦即是说,她要想弄清宫里的进项开支,就必须先将每一本账册与年月日对上号不可,这样浩大的工程,她一个人如何应付得来?
常乐只能陪着笑脸去向周淑妃请教,哪知周淑妃却称起了病,称近来干燥严寒,以致诱发咳疾,还天天在殿里煎药,弄得乌烟瘴气。常乐回回过去都被熏得泪流满面,不得已,只好放弃抵抗。
不过周淑妃消极怠工亦是好事,如今管家大权几乎悉数落入她手中,常乐于是踌躇满志,务必要干出一番大事业,好叫太后知道自己的能耐,愈发放心地任用她。
于是当今年的第一批冬衣和炭火送来时,常乐便挑出最好的留在宁寿宫,连下人们都额外发放了几十斤银炭,那些个宫女太监无不感恩戴德。
然而美景不长,很快便有几位王室宗亲上书请求将其母接回家中,以免在北苑受尽辛苦。那些有女儿在宫中为嫔为妃的同样不甘落后,纷纷递折子,就算他们没法将女儿接出来,好歹准许送些东西进去吧,不然冻死了算谁的责任?
沈长泽莫名其妙,到后宫问起这事,周淑妃强撑着从病榻下来,“原是臣妾不对,这一向身子欠佳,便悉数交给县主妹妹料理,她年轻不懂事,一时有所疏失也在所难免。”
沈长泽这才知晓,敢情是常乐县主为了奉承太后才克扣北苑几位太妃的份例,于是怒气冲冲叫人开了国库,拿自己的私银来填补亏空,总不能叫人说他虐待庶母。
常乐也意识到此举有欠妥当,好在太后宫里是没得说的,短了谁都不会短这里。
常乐很容易便着了道。
从来没有让未嫁女帮忙协理六宫的道理,何况只是个收养的义女,狗肉抬不上席面。
景太后才刚发话,郑贤妃就撂挑子不干了,她才不要跟这种人共事——希望能借此施压,迫令太后收回成命。
无奈景太后心意已决,好像要把自己亏欠女儿的悉数填补在常乐县主身上,只是让她学着管管家,有什么不好?等嫁了人说不定连面都见不上了。
于是不管郑贤妃的抗议,愣是赐下一道口谕,让宫中奴婢恭恭敬敬听从常乐县主指挥,与四妃同等待之。
比起来,周淑妃的接受能力就高多了,她对常乐也很宽和,甚至当天就将这些年的账册搜罗起来,让悉数送去宁寿宫里——想看就看个够。
无奈账目上并没有明确标记,亦即是说,她要想弄清宫里的进项开支,就必须先将每一本账册与年月日对上号不可,这样浩大的工程,她一个人如何应付得来?
常乐只能陪着笑脸去向周淑妃请教,哪知周淑妃却称起了病,称近来干燥严寒,以致诱发咳疾,还天天在殿里煎药,弄得乌烟瘴气。常乐回回过去都被熏得泪流满面,不得已,只好放弃抵抗。
不过周淑妃消极怠工亦是好事,如今管家大权几乎悉数落入她手中,常乐于是踌躇满志,务必要干出一番大事业,好叫太后知道自己的能耐,愈发放心地任用她。
于是当今年的第一批冬衣和炭火送来时,常乐便挑出最好的留在宁寿宫,连下人们都额外发放了几十斤银炭,那些个宫女太监无不感恩戴德。
然而美景不长,很快便有几位王室宗亲上书请求将其母接回家中,以免在北苑受尽辛苦。那些有女儿在宫中为嫔为妃的同样不甘落后,纷纷递折子,就算他们没法将女儿接出来,好歹准许送些东西进去吧,不然冻死了算谁的责任?
沈长泽莫名其妙,到后宫问起这事,周淑妃强撑着从病榻下来,“原是臣妾不对,这一向身子欠佳,便悉数交给县主妹妹料理,她年轻不懂事,一时有所疏失也在所难免。”
沈长泽这才知晓,敢情是常乐县主为了奉承太后才克扣北苑几位太妃的份例,于是怒气冲冲叫人开了国库,拿自己的私银来填补亏空,总不能叫人说他虐待庶母。
常乐也意识到此举有欠妥当,好在太后宫里是没得说的,短了谁都不会短这里。